周末在主徒会马六甲培训院参加避静时,四周绿意环绕,一池灿烂绽放的莲花,美丽而宁静。在这三天两夜的宁静中,静与动之间泛起了涟漪,周遭原本看似平凡的事物,竟在我的心中回荡起新的领悟。
砍椰的启示:福传工作引来甘泉
院长神父早晨农活结束,把新鲜采摘的椰青交给我们,笑着说:“要喝椰水,得自己动手。”于是,一把钝刀奋疾起落几番,终尝到香甜椰水,沁人心脾,舒畅无比。
砍椰的过程,也让我悟出一些道理。原来砍椰并不简单,需要智慧和耐心。若用钝刀和蛮力,既费劲费力且还伤手;可纵使是钝刀,要是顺着软的地方下手切除椰子的外皮,就能逐渐靠近坚硬的椰壳。等到凿出一个小洞,就可看见清甜的椰水,虽然有点壳渣,但只要过滤一下,就是清澈的甘泉。
这让我想起福传的历程。我们的方式或许笨拙,所使用的工具也未必完美,却总能结出果实;人心或许坚硬,但圣神的力量和天主的圣爱依然能穿透,并让生命的泉水涌流而浩浩。况且,福传并非一人孤身上路,而是群策群力:有人播种,有人收割,有人分享。正如有神父修士们的平日栽种与灌溉,我们才得以品尝这自然的馈赠。
在福传中,我们不只是收获成果,更得着喜乐与盼望,因为一切果实的供应者,始终是天父。我们唯有谦卑自下,不断地深化信仰、圣化自己,期许自己也能成为祂手中相称的器皿。
福传,正如砍椰,虽然不容易,但其果实却必然甘甜。
粘粘青草籽:传播福音者的脚步
避静第三天,我们来到了马六甲阿依沙叻﹙Ayer Salak﹚圣玛利亚堂。在弥撒前,一众成员在圣堂周围走走,先拍几张照留念。
我走过草地时,鞋子和裤脚不小心粘到一些青草籽,走到别处时才发现,随手一拔一丢 。转念一想,或许不久后,该处又会有几株青草长起来。把青草籽从一处带到另一处,我觉得这与信仰有点相像。
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福音的精神,自然地会流露在待人接物上: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、扶人一把、一声问候、捡个垃圾、为人宽容、真诚地工作、愿意聆听……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,或许无意间会让人心“粘到”福音的种子,哪知某年某月某日,这种子悄悄发芽开花,甚至结出百倍的果实呢!
像我无意间替植物把种子带到别处,使它在异地繁殖;同样,那传播福音者所经之处,也必传递希望,留下福音的种子。
阿依沙叻圣玛利亚堂历经岁月洗礼,默默地传递希望,百年后依然屹立,正是最佳见证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撰文/宋慧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