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拿大多伦多﹙总﹚教区成立于1841年12月17日,目前总教区内约有190万教友,拥有225个堂区。多伦多总教区采用多元礼仪语言的政策,支持教友使用各自的母语参与母语堂区的弥撒,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多不同语言举行礼仪的教区。每周的主日弥撒﹙含星期六的薄暮弥撒﹚,共使用了36种不同的语言以服务教友﹙36 ethnic and linguistic communities﹚。
这些世界各地的语言,其中包括了西班牙语、葡萄牙语、意大利语、非洲裔语言、菲律宾语、越南语、韩语、淡米尔语,以及粤语和华语等等。目前,多伦多总教区内已有5个服务华人教友的属人堂区﹙母语堂区﹚,其中两个华人堂区――即圣曹桂英堂和救世主堂――委由主徒会负责。
密西沙加市救世主堂
天主教多伦多总教区为了照顾位于多伦多市以西、每年不断增长的华人教友,并为传播福音的需要,于1995年3月委任龙国雄神父在密西沙加市﹙Mississauga﹚创立多伦多大都会的第4个华人堂区。一个邻近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的华人堂区――救世主堂从此诞生。
1995年3月12日,堂区团体在密西沙加市位于Melton Drive的葡籍S Salvador Do Mundo圣堂举行第一次感恩祭,参与弥撒的人数约为120人。龙国雄神父与4位核心小组成员为弥撒中心定名为“天主教救世主堂华人牧民中心”,附属于上址葡籍堂区。每主日以粤语举行一台感恩祭,为密西沙加市、宾顿市,以及邻近地区的华人天主教徒服务。同时,也为慕道者传授教理,以准备他们成为天主的子民。
由于教友人数逐渐增加,堂区于1995年7月迁往位于815 Ceremonial Drive的St. Gertrude Elementary School,并以此作为弥撒中心。堂区也借用学校的课室及礼堂,进行慕道班、主日学、灵修讲座,以及其他善会活动。主日弥撒增至两台,同时教友家庭已增至400多户。由于牧民工作倍感繁忙,龙神父遂成立了堂区牧民议会,以更完善地处理堂区事务。
在多伦多总教区的西区主教Most Reverend Terence Prendergast的推荐下,多伦多总教区于1997 年批准成为准堂区,命名为“天主教救世主堂”,并委任龙国雄神父为堂区的主任司铎。与此同时,多伦多总教区批准拨款购置位于4624 The Gallops的一所平房,作为堂区办事处及主任司铎的住所。该址地库设有小圣堂,可供教友参与平日弥撒。同年,堂区开始于星期六增设一台主日提前﹙薄暮﹚弥撒。除了主日弥撒外,也举行庆日弥撒、每月首瞻礼六特敬耶稣圣心弥撒,并增设了华语弥撒。在兼顾牧传工作之际,圣堂的筹建工作也遂步展开。
1998年,再经由Prendergast主教推荐,多伦多总教区同意拨出30 Bristol Road West地段,即Bristol Road与Hurontario Street交界、St Francis Xavier中学隔邻,做为兴建“天主教救世主堂”华人圣堂,并批准进行建堂筹款活动。经过多年的努力筹款及积极策划,圣堂于2002年10月6日开始动土兴建,历时近两年后完成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救世主堂逐步发展堂务,时至今日,已在堂区登记在案的教友家庭约为七百户。
委托主徒会接管堂务
救世主堂自成立堂区以来,即由龙国雄和苏日朗等教区神父负责堂务。2024年的6月24日,多伦多总教区赋予主徒会另一项重任,先由主徒会会士陈聪敏神父代理救世主堂的本堂职。半年后,多伦多总教区正式委托主徒会接管堂务,并继续由陈聪敏神父负责救世主堂的牧传工作。
距离圣曹桂英堂约有一个小时车程的救世主堂,将于2025年6月1日庆祝堂区主保――耶稣升天节,并同时迎来“成立堂区”30周年。而目前在多伦多会院的5位主徒会神父及1位主徒会修士,将会秉持着以文化众的精神,一起尽心尽力地为多伦多的华人牧传服务,往传天国的福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