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文摘自孙峥著,《刚恒毅枢机思想探秘》,台北:辅仁大学出版社,2019年。)
二、通过天人对话显示的“天主鉴临之感”
在刚恒毅的思想中,“天主鉴临之感”是灵修的基础,它可通过人与天主的对话表达:“宠罩你们的天主,对你们的心谈话。”﹙8﹚刚恒毅认为,人与绝对天主之间的关系,是一种对话关系:“天主与人的关系或是一种对话,要不然就是唱独角戏。如果是对话,它就赋予生命意义,同时解释恶和痛苦的奥秘,并安慰人心。反之,如果生命是一种独白,则毫无相称的价值意义,只有失望和消散于无形。”﹙9﹚这个观点基于圣经,天主是生活与发言的神,天主在乐园与人说话“你在哪里?”(创一9)祂在历史中与亚巴拉罕、梅瑟和先知们交谈。
刚恒毅汲取了初期教会的教父们的思想。例如,圣奥思定的《忏悔录》,它记录了奥思定的灵魂和天主的对话,圣奥思定称天主为“祢”:“祢,真理。”﹙10﹚显而易见,圣奥思定在亲密关系中描述了天主的呼召:“回归自己之内,我在祢的指引下进入了我的心灵深处”; ﹙11﹚“我的灵魂为那些事情赞美祢。”﹙12﹚因为天主自己就是呼召的圣言:“祢请听:这是呼唤祢转面回顾的圣言自身。”﹙13﹚人与绝对天主之间的对话,天主是主动的一方。正如刚恒毅引用圣奥思定的说法,天主首先显示自己,召唤人类,人的灵魂倾听,然后与天主说话。
人之“自我”是一个处在关系中的独立个体,人不仅与其本身有关,而且与其他人和天主有关,在这个关系中,人找到自己的圣召,就是成为他应该所是的。人的存在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,他也被天主召叫成为独特且不可重复的第一人称“我”,人生必须总以第一人称“我”来回应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圣召,这个圣召建立在天主对亚当的问题上——“你在哪里?”天主要求每个人回应自我的圣召,并为“我”的一生交帐。
刚恒毅从根本上重视自我与天主之间的关系,在这方面他非常接近基督宗教人格主义的思想家,例如,艾曼纽.穆尼埃(Emmanuel Mounier,1905-1950年),他强调人的超越是对天主的开放。对于刚恒毅来说,默观是“灵魂生命的要素”,﹙14﹚就像食物是人体生命的必要元素:“我亲爱的孩子们!我已经对你们讲过了,你们应该提高天主鉴临之感。”﹙15﹚
他告诉“亲爱的孩子们”(主徒会士),天人对话关系的元素,包含在他们的圣召内容中。为主徒会士来说,默观具有沉思和行动的混合特征:“它是行动的一种功能”。 ﹙16﹚主徒会士的一天“应以心祷或默想为起点,也以它为基本准则,并以晚上的省察和定志,以及准备第二天的默想和工作为终点。”﹙17﹚天人对话的默观,是宗教生活的一个基本动力元素,“以默观与行动互相配合,并以行动作为默观的目标。”﹙18﹚
刚恒毅指出,人与天主之间的对话,即“重振天主鉴临之感,确实觉得自己是浸沉在天主内”﹙19﹚的默观,兼具语言和非语言双重维度。
刚恒毅认为这种对话关系,一方面它可以是语言的,因为它能够使用言词。在圣经的话语里,天主对人说话,“圣经里有天主自己的言语。它矫正我们:它也教导我们。它使‘天主的人’,即会士,相似一个完善的模范。虽然有许多好书,可是没有一本堪与圣经相比的。在圣经里,你们可以像在泉源那里,引最清洁的水。神圣的师傅同你们直接谈话。你们要同祂的门徒一起听祂的圣训。”﹙20﹚
另一方面,这种对话关系可以是非语言的,没有语言、直接和静默地默观:“为此,灵魂在天主中升起,隐藏在天主里面”,﹙21﹚这个过程是人类灵魂与天主的共融。在《请穿起天主的戎装》论默观的章节结尾处,刚恒毅引用圣奥思定的一句拉丁语名言“言语在这里开始,也在这里结束。有什么能相似祢,我们的主!”(ubi verbum et incipitur et finitur),﹙22﹚来解释这种非语言默观。类似的,对“非语言的默观”的反思,也可在中国哲学思想中找到共鸣,“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”。 ﹙23﹚
语言的默观和非语言的默观,是一体之两面:“正如一棵种在河边的树,能用自己的根,吸取生命的养液,同样你们的灵魂,你们生命的根,也应该从圣经里,吸取天主生命的养液。”﹙24﹚这是有言的一面。“灵魂在天主中”,﹙25﹚则是无言的一面。这两个方面的统一,就是刚恒毅主张的人与天主之间的对话关系:“正如那棵树青葱茂盛,欣欣向荣,同样你们的灵魂,如果经常与天主密切结合,也要受到恩宠的祝福而生活。”﹙26﹚
人与天主之间的对话关系,也意味着本性与超性的交融。因此,刚恒毅将哲学的自然与神圣的超自然联系起来,以神学和灵修的方式解释它:“恩宠将人的本性,由平凡的现世,提高到超性的境界。它在人与天主之间,建立起一种持续的相通关系,并藉着领洗时所赋予的美德,以及圣神的神恩而发展,成为永生不死,无穷光荣的种子。因着恩宠,人的行为都神性化了。”﹙27﹚
根据刚恒毅的说法,人类生活需要精神的巨大绿洲。在默观中,为了理解宇宙的秩序和人类生命的意义,“我们必须能够不时地从外部世界退出,以便在我们的内心世界中躲避”,﹙28﹚静默,为了听到天主的声音。
人与绝对天主之间的对话关系,是一种持续的位格交往,它是恩宠的效果,是神圣友谊的礼物,因为天主就是爱。“天主鉴临之感”的内容就是爱,“天人对话”的基本内容也是爱,正如刚恒毅在一本未发表的书中写道的:“我的天主啊,因为您是最尊高和最完美的善,所以我全心爱您在万有之上,我宁愿失落一切,也不愿冒犯得罪您;为了您的爱,我仍然而且愿意继续爱人如己。”﹙29﹚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撰文 /孙峥神父(主徒会会士)
8. 刚恒毅:《刚恒毅公家训:请穿起天主的戎装。回忆,思想,对主徒会士的嘱咐》,罗马:扬努齐印刷公司,1940年,16页。
9. 刚恒毅:〈笔记〉,《点滴》,1949年11月21日,公高底亚-波尔德诺内:教区历史档案室。
10. 奥思定:《忏悔录》,卷X,第26章,37节。
11. 同上,卷VII,第10章,16节。
12. 同上,卷IV,第10章,15节。
13. 同上,卷IV,第11章,16节。
14. 《请穿起天主的戎装》,100页。
15. 同上,36页。
16. 同上。
17. 同上。
18. 同上。
19. 同上,99页。
20. 同上,100页。
21. 同上,99页。
22. 奥思定:《忏悔录》,卷IX,第10章,24节。
23. 李耳:《道德经》,第41章。
24. 《请穿起天主的戎装》,101页。
25. 同上,99页。
26. 同上。
27. 同上。
28. 刚恒毅:《耶稣基督:道路,真理,生命》,罗马:图米内利出版社,1943年,90页。
29. 刚恒毅根据教区要理问答所编著的基督信仰教义纲要,波多格鲁:1911年10月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