――记李丽芬导师、谢瑞冰导师《情感交流》工作坊
你是否曾在人际关系中感到难以真正被理解?是否常误以为彼此早已熟悉,却时常感到无力与孤单?你渴望与人建立真诚而深刻的连结吗?
2025年4月26与27日,芥子心会所迎来两场由李丽芬与谢瑞冰联合主持的《情感交流》工作坊。两位注册及执证辅导员,不仅拥有多年的辅导经验,更长期活跃于教会的自我成长活动。
这次课程吸引了十位学员参与。他们赤足踩上光滑的柚木地板,在舒适而轻松的午后彼此认识,打开心扉,启动学习模式,踏上探索自我的旅程。
丽芬与瑞冰以深厚的实务经验为根基,引领学员们一步步认识情绪的内在机制,学习如何标示、表达情感,并真正学会倾听他人。课程从一张小小的探索卡开始――学员随机抽取一张卡片,并分享它如何映照当下的自己。
“我抽到的卡片,刚好就是我最近的状态,让我一瞬间有了被看见的感觉。”年轻学员洁宁如是说。
导师也邀请学员以非惯用手作画,描绘内在世界。“我惊讶地发现,用左手画出来的图像和右手竟完全不同。原来潜意识中的‘我’,与日常表现的‘我’,可以如此分歧。”Florence对这段经历印象深刻。
课堂中出现许多平日不常使用的词汇,如“投射”、“按钮”、“程序”与“图像”,这些成了通往自我理解的钥匙。透过一对一及小组模拟对话,学员学习表达感受,再细心倾听与复述,确认是否真正理解对方的情绪与立场。
“透过这次练习,我才意识到,原来自己在日常与人沟通时,常常无法清楚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,往往因此产生了不少不必要的误会。同时我也发现,准确的回应与细心的倾听,是有效沟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。”学员Christine(美龄)分享,“这次课堂中,每位同学都非常认真、坦诚,并且怀着开放的心态投入练习,这让我获益良多。”
整个工作坊最具启发性的,当属“自我觉察五步骤”的实作活动。过程中,学员如同走一趟意义非凡的心灵之旅。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感受,甚至向队友寻求协助,层层剖析,逐步走向更清晰的自我认识。
洁宁分享:“在自我觉察五步骤中,我学会认清自己的各种情绪,并且去想我当中的‘需求’是什么。这两个步骤一开始对我来说不简单,因为我没有仔细想过在那些情绪背后,我内心深处的需求是什么。后来透过情绪卡,我找到了更多可以形容我内心感受的字眼,并且也藉由与其他同学的观察和回馈,了解到了自己真正的需求。”
美龄补充:“对我而言,这练习的好处在于――有效找出事故原因;有效减低情绪爆发力度;清楚表达感受,让对方明白;能自我安抚情绪及希望可以自我提醒。”
两天的学习旅程在深刻与温馨中划下句点。学员“云”(化名)动容地说:“我以前以为,要做个好教友,就不能有负面情绪,要学会忍耐。但我现在明白了,诚实面对情感,不等于软弱。这是我真正的释放。”
“这短短的几小时,我彷佛看见了自己的内心深处,也明白原来是潜意识在牵动我的行为与情绪。”Florence开心地总结道,“我学会了用图像来表达感受,也更清楚怎样管理情绪的按钮。真的很希望有《情感交流》2.0工作坊,让我们持续深入学习。”
美龄也表示:“很感恩能参与这次工作坊,谢谢丽芬老师与瑞冰老师的用心带领,让我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,期待你们的下一堂课程!”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活动后报导/《情感交流》工作坊提供